山西省军转干部冯振华荒山造林纪实‘3559.cσm新濠澳门新天地’

发布时间:2025-07-02 23:53:01        403 次浏览

本文摘要:一名老兵的第二战场——山西省军转干部冯振华荒山造林纪实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10月29日寨北村青山满目,杏树硕果满枝。

一名老兵的第二战场——山西省军转干部冯振华荒山造林纪实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10月29日寨北村青山满目,杏树硕果满枝。一个老兵在这里奋战了5年,使昔日的穷山沟换了容颜。

冯振华,1982年从军队转业到山西省晋中市物资经营公司,1995年下岗,2002年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寿阳县宗艾镇寨北村承包荒山,植树造林,引领父老乡亲闯出一条致富路。冯振华下岗后,曾为生计四处奔波。

他磨过豆腐,卖过豆浆,也搞过无公害杀虫剂的研究,但都没有成功,还背了8万多元的外债。1998年,老伴也下岗断了收入,两个孩子没有正式工作,一家人连吃饭都成了问题。生活的重负让冯振华消沉不已,他曾多次上访过,是晋中市军转干部上访的一号人物。

面对下岗,冯振华苦苦思索着今后的出路。2002年8月,他到妹妹家走亲戚,看到寨北村的荒山较多,忽然意识到,绿化家乡的山,不是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的好事吗!当时,晋中市为解决在企业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生活困难问题,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,这更加坚定了冯振华绿化荒山的信念。2002年8月,冯振华不顾妻子和孩子们的反对,正式与村里签订了承包治理50亩荒山的合同,每亩100元,承包期30年不变。

合同签了,摆在他面前的是严峻的挑战:吃住的地方没有,上山的道路没有,照明的电更没有……面对重重困难,冯振华自筹资金2万多元,在山上盖起4间瓦房,拉上电,并建起蓄水池。然后,他雇了10多台推土机整地、割灌。半年之内,全家几万元积蓄全部投入到荒山上,共种植了50亩仁用杏。山上种树并不是件轻松的事。

除了忍受孤寂、清苦、辛劳、饥饿、寒冷外,冯振华还要与风暴、野兽、害虫等自然灾害斗,面对各种恐惧的煎熬。种树季节性强,每到春季树叶开始发芽时,冯振华经常发现幼嫩的树芽被介壳虫吃掉,多次施药效果也不理想。如果不及时除治,树苗将难以成活,怎么办?他干脆用手捉,从早到晚不停地捉了一个星期才捉完。

虫子治住了,山猪、野兔又来了。这些动物都在夜间活动,专吃杏树的叶、芽,不少小树被整株咬坏。冯振华到镇上买了一捆两响炮,向村民借来两条狗,夜间放炮带巡逻驱赶动物。经过几年辛勤劳作,杏树苗长大了,但是挂果并不理想。

冯振华就跑山西果树研究所、山西农业大学向专家请教,上省城、寿阳买资料,凡是与果树栽培、嫁接、剪枝、病虫害防治有关的书籍,他都当成宝贝买回来,一页页啃读,一点点琢磨。几年下来,他记了十多万字的学习笔记,成了仁用杏栽培方面的行家里手。“龙王帽”、仁亚美尼亚杏、美国大仁杏等一个个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被引了进来。老伴郝玉凤为了支持冯振华,和他一起吃住在山上。

村里人对他们说:“守着城里的福不享,却来山上当野人。”冯振华对这些话不以为然,他说:“健康之年,能上山种树,使家乡山清水秀、人和家富,就心满意足了。”寨北村自然条件差,经济落后,村民大都迁走了,人口由最多时的28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50多人,没走的也没有什么致富门路。

自从冯振华到寨北村后,他的创业精神影响了当地村民,大家伙儿也开始种植仁用杏。现在,村子的山山岔岔、沟沟洼洼全都种上了树。冯振华凭借多年的果树管理经验,每年都要帮助乡亲们修剪果树。村民们说,经冯振华修剪的果树遍布寨北村山塬。

现全村仁用杏已发展到300多亩,村民收入显著增加。如今,冯振华打算以现有的50亩仁用杏为基础,再承包几十亩荒山、荒坡,发展适宜种植的优质杏以及桃、梨等果树,依托便利的交通和相距仅两公里的当地名胜双凤山景区,建设旅游型的绿色自助果园,为城里人提供一个乡村度假的好去处。


本文关键词:3559.cσm新濠澳门新天地

本文来源:3559.cσm新濠澳门新天地-www.sdchewen.com